台灣中國時報的文章

靈通射覆術

陳雪濤  ( 20060523)

三國時代有個叫管輅的人,他能光憑卜卦,就把人家藏在大篋內的雞蛋、蠶蛹……等十三樣東西,準確「算」出十二樣。這就是古老的「射覆術」。射覆術真有這麼神?到底是什麼道理?

中國的方術中,以「射覆術」最有趣味性。

所謂「射覆」,即收藏一些物品,要人去猜出來。乍聞之下,以為「射覆」類似猜謎,其實不然。
以「射覆」去射物品,只是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玩意。若將「射覆」術靈活變通來活用,甚至可以卜出遺失了甚麼物品,甚麼時候遺失、甚麼地方可以尋回失物等……。

「射覆」的運用,是易學家「玩占」的一種方式。透過日常生活的玩樂,將八卦的象義應用在其中。誠則靈,無論是存心作戲,抑或考驗易測者功力的射覆案例,均有一定的方法去處理和拆解,成為易占家的一種玩意。其實,是寓遊戲於實學,是古代易學的占測訓練方法。

少年時,我曾親眼目睹「射覆術」

筆者少年時即親眼目睹授業老師:陳湛銓先生巧妙的「射覆術」。

在一次國學講座後,老師帶著一班學生茶室小敘。期間有一位律師側聞老師的易經義理之學十分有名,不知如何,談及邵雍的「梅花易數」,於是眾人均很渴望見識一下易經的占測應用是怎麼樣的?

老師便以「梅花易數」的起卦方式,應用「射覆術」去占測該律師身上總共帶多少錢,包括輔幣、紙幣的數目及銀碼總數?只在一瞥之間,老師毫無任何動作、亦無用任何工具,他不動聲色地就已經起了卦!笑著指出此人身上的錢碼數目等等,結果一字不訛。

登時舉座嘩然,筆者也按捺不住,叫道:「我很想學呀!」自此,亦為筆者帶來沉迷術數的興趣!

管輅的三個射覆故事

三國時,管輅精於術數,尤以「射覆」術至為神妙,幾乎是每射必中。

管輅與當時的權貴相知,而且過往頗密。有一次,平原太守劉邠與管輅聚首,言歡之下,又興起以射覆為樂。劉邠取隨身的印囊及隨地撿起一根山雞毛暗地收藏在一個器具內,令管輅射之。

管輅仍以佈卦之術,依照所得的卦象說︰「這次收藏了兩件事物。第一物︰內外方員,五色成文,含寶守信,出則有章,此印囊也。第二物︰高岳巖巖,有鳥朱身;羽翼玄黃,鳴不失晨,此山雞毛也。」

又被管輅射中了,可見易道廣大,只要靈活變通,連射覆作樂也可以準確無誤。

劉邠亦雅好《易經》,因無師承,故此只是自修自學,不甚專精。自從與管輅過往漸密以後,更隨管輅研習射覆術,成為一時的佳話。

管輅的神異還不止如此。古籍的記載是這樣的:「徐季龍使人行獵,令管輅筮其所得。」管輅說:「當獲小獸,非食禽。雖有爪牙,微而不強;雖有文章,蔚而不明;非虎非雉,其名曰貍。」

結果,連狩獵所得的是小獸而非大禽,雖有爪牙,卻無太大殺傷力,……是一只貍,真的如管輅所言。徐季龍對此大表興趣,便興起對管輅再來一次考驗!

某日,徐季龍趁管輅不在,暗將家中十三樣不同形狀、大小、質地的物品收藏在大篋之內,以為這回一定可以難倒管輅!怎知管輅略一佈卦,便逕直說︰

大篋之內,總共有十三樣東西。有雞蛋、蠶蛹……等等,幾乎全部都命中!只是誤將梳子為枇杷而已。

徐季龍見到這樣神奇的方術,只好嘆一句︰「作者之謂聖,述者之謂明。此之謂乎﹗」

管輅射覆的功夫甚高,竟連續將十三種不同的事物一一射出,僅一物失誤,這已經是神乎其技的事。

易占家必會進入一個「定境」,

才可以得到天人感應。

或許大家會感到奇怪,射覆術真有這麼神?究竟是什麼原理?

《易經》一向被視為儒家群經之首,也是中華文化之根。而且歷代帝王及王侯將相均奉《易經》為立身處事治國的圭臭,正因為它能揭示宇宙奧秘,盡自然法則,而歷久彌新、千古不渝!今日之尖端電腦科學中,其「0」、「1」、「2」進位法即與《易經》之六十四卦排列方法不謀而合!

《易經》云:「窮則變、變則通,通則久。」利用易理的法則,瀰漫六合,無所不包,是日久彌新的大學問。射覆術的占測原理,是以「易理」中的「象與數」兩者的配合,由起卦、得數而取得卦象,依「萬物類象」所屬,無論形狀、方位、來去、人物、人事、時序、疾病等事情,均有其相應的物象相應。當卦象分定內外、上下之後,就要循體與用二事去拆解。

所謂象,即觀物而得到的形象,易學家歸納成八大類別,即八卦,也可以視之為八大類別。

而數,即是一種演卦方式,當中涉及動靜、衰旺等計算卦氣旺弱狀態的原則。

易占家確信「耳、目、心」等三門,對事物有所特殊的觸受,便是內外的一種交感,即是「天人感覺」的一種。

故此,在耳朵能聽、眼睛能看、心能想的情況下,取特別的先兆而成感應,由此而推測事物。

通常在進行易測時,易占家必會進入「定境」,所謂一心收攝於至誠無息的狀態下,才可起卦。惟有這樣,才能得到天人感應的效果。

射覆是古人常在老友聚會時經常用作遣興的一種方術,術者必須對《易經》的象、數、理三者有高深的水平,才可以得到更準確的斷應。

中國古代記錄射覆術案例的著述不多,僅在《古今圖書集成》的「射覆部紀事」中找到部分資料,其餘記載則多從稗類雜著中取材。遠不如日本的易占學家,他們就「射覆術」出版過專論專書,而且就中國歷代射覆術的記載亦足,但在日本方面的發展和演變,卻是遠為豐富得多,真令我輩慚愧!

 

原文載於 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hinatimes/newslist/newslist-content/0,3546,11051302+112006052300532,00.htmll